学生工作
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 学院新闻

华电学子在第十届全国高校学生课外“核+X”创意大赛中斩获佳绩

9月14日,第十届全国高校学生课外“核+X”创意大赛总决赛暨对话交流活动在苏州大学落幕。我校作品《敦煌壁画永葆青春的“核”秘密》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。

华北电力大学师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创新的科普思维,从全国1402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一举斩获全国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,获奖数量与质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,1名学生获评“全国优秀科普宣教员”。

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,我校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便启动了大赛的校内筹备工作,经过校赛层层选拔,于7月报送参评北京市赛,共有12件作品脱颖而出,斩获北京市级奖励,更以绝对优势包揽北京市级一等奖全部5个席位。暑假期间,专家对市赛一等奖作品进行重点打磨,最终在全国总决赛获得佳绩。

《敦煌壁画永葆青春的“核”秘密》该作品由赵珥希老师、靳周老师指导,孙陈欣、张沛琳、张株杰三位团队成员创作,以敦煌壁画微生物侵蚀危机为切入点,聚焦γ射线辐照灭菌、LIBS激光光谱颜料分析、电子束辐照丝绸强化三大核技术,揭秘莫高窟壁画修复的“原子级守护”。另外,我校创作作品《“核”塞贝克奔向星辰大海》荣获二等奖,《守护粮食安全的隐形卫士》荣获三等奖。

图片1.png

从第一届大赛的“初次亮相”获得一等奖,到第十届的“载誉而归”再获一等奖佳绩,华电人在核科普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“十年磨一剑”的定力与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闯劲。老队员的经验传承、新队员的创新突破,让“核+X”的种子在一代代华电学子心中生根发芽,更让核科学从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,为“核”正名、为“科”发声。未来,将进一步发挥核学科优势,拓展短视频、互动实验、研学基地等科普载体,培养更多兼具科学素养与传播能力的青年科普人才,让核科学的魅力照亮更多人的科学梦想,为我国核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华电力量!

本次大赛受到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,人民日报、光明网、中国科技新闻网、中国核工业报、科普中国等20余家媒体对赛事进行报道与视频直播,总决赛线上观看量超300万。

全国高校学生课外“核+X”创意大赛是全国性核学科顶级赛事,作为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、大赛创办10周年的重要赛事,本次活动汇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,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顾雁峰,国家原子能机构、国家核安全局、国家能源局、中核、广核、教育部核工程教指委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等多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。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哈尔滨工程大学等60余所高校参赛。



初审:张欣然

复审:赵珥希

审核:李 林

责任编辑:臧启勇

TOP